首页 资讯 正文

庆元工匠以青瓷之美融入中马友好交流华章

体育正文 102 0

庆元工匠以青瓷之美融入中马友好交流华章

庆元工匠以青瓷之美融入中马友好交流华章

潮新闻 共享联盟·庆元(qìngyuán) 姚建峰 “郑和七下西洋”的故事(gùshì)大家耳熟能详,他率领(shuàilǐng)庞大船队跨越万里海洋,用丝绸、瓷器(cíqì)与各国建立友谊,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先锋。在15世纪初,郑和曾两度到访马尔代夫,从此打开了中马友谊的大门。 而在21世纪(shìjì),中马关系已提升为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两国来往更加密切。6月30日,由商务部(shāngwùbù)主办、商务部国际商务官员研修学院承办的马尔代夫部级官员研讨班来到浙江外国语学院参观交流(jiāoliú),庆元青瓷(qīngcí)匠人李庆长受邀,向国外友人讲述庆元青瓷故事。 “五代至(zhì)两宋时期,庆元竹口镇上垟等地的制瓷技艺已经成熟。特别是南宋时期,上垟是丽水地区瓷业生产(shēngchǎn)的中心(zhōngxīn)区域之一,不仅开创了包括青瓷、黑(hēi)釉瓷、青花瓷等在内的丰富多彩、独树一帜(dúshùyīzhì)的庆元制瓷业,还成为了浙江乃至全国古代制瓷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场主题为“文明长船(zhǎngchuán)共水生”的研讨会上,李庆长向与会嘉宾深情讲述庆元青瓷的发展故事。 “你好(nǐhǎo),我对中国青瓷有一点了解,我们知道(zhīdào)龙泉青瓷,庆元也生产青瓷?”一位嘉宾提问。 “谢谢您的问题。唐宋时期庆元隶属于龙泉,后独立建县,所以(suǒyǐ)庆元拥有(yǒu)丰富(fēngfù)的制瓷史也不足为奇。庆元县竹口镇曾是古代龙泉窑烧制的主要窑场之一,拥有黄坛、上垟、桥头山、潘里垄等窑址(yáozhǐ),在民间有‘十里窑厂’之称。”李庆长说。 李庆长(lǐqìngzhǎng)是(shì)庆元县竹口镇(kǒuzhèn)人,一直坚守以原矿釉、瓷土古配方来恢复家乡竹口青瓷文化遗产,他寻遍庆元周边的山川河流,经过上千次的试验,终于成功研制出了原矿釉古老配方,填补了庆元青瓷200余年的传承(chuánchéng)空白。 这次活动,李庆长还特意带来了咖啡杯、玉壁等青瓷制品进行展览,引得与会嘉宾啧啧称奇(zézéchēngqí)、驻足围观(wéiguān)。 “在青瓷玉壁制作过程中,特意融入了我们庆元(qìngyuán)的廊桥和百山祖冷杉,希望以青瓷为媒,让更多人认识庆元、爱上庆元。”李庆长(lǐqìngzhǎng)说。
庆元工匠以青瓷之美融入中马友好交流华章

欢迎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暂时没有评论

暂无评论,快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