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三角原点,建个“四合院”
在长三角原点,建个“四合院”
在长三角原点,建个“四合院”潮新闻(xīnwén) 记者 施力维 顾雨婷 通讯员 陈浩
5月28日上午,全国首个跨越三个省级行政区域(xíngzhèngqūyù)的建筑工程——方厅水院,拿到综合竣工验收合格通知书,即将正式投入使用(tóurùshǐyòng)。
方厅水院位于太浦河畔,上海青浦、江苏吴江、浙江(zhèjiāng)嘉善三地行政(xíngzhèng)边界的交汇点上,这里又有“长三角原点”之称。
“项目建成不仅在空间上连接融合沪苏浙三地(sāndì),更为(gèngwéi)全国区域一体化发展提供制度经验。”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执委会副主任(zhǔrèn)卢刚说,这个特别的(de)跨域工程,不破行政隶属,打破行政边界,从立项、审查、审批、招标、监管、验收,均实现一体化推进。
方厅水院。执委会(zhíwěihuì)供图
从空中俯瞰,方厅水院像一座跨越省界太浦河的四合院,中轴线(zhōngzhóuxiàn)的南岸为主会馆,沿轴线两侧四个角分别为沪苏浙皖的主题展馆,可供三省一市展陈。各馆间通过三座步行(bùxíng)桥及连廊(liánláng)衔接,总建筑面积(jiànzhùmiànjī)约10.4万平方米。
走进方厅(fāngtīng)水院,主体(zhǔtǐ)建筑以青、白为主色调,富有江南韵味。跨河廊桥采用钢结构,并借鉴中式传统斗拱工艺。屋面铺设光伏瓦,可提供低碳能源。未来,这里既能承担国际论坛与会展,又是一个面向大众(dàzhòng)的公共(gōnggòng)滨水空间。市民们只需15分钟,就能“走遍”沪苏浙。
“方厅水院将传统江南水乡文化与绿色(lǜsè)低碳建筑技术融合,蕴含(yùnhán)了长三角向心汇聚,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意蕴。”执委会生态和(hé)规划建设部副部长陈兰川说。
跨省廊桥(lángqiáo)。执委会供图
2019年5月,党中央(dǎngzhōngyāng)、国务院明确以上海青浦、江苏吴江、浙江嘉善为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并要求共同(gòngtóng)编制国土空间规划(kōngjiānguīhuà)。此后,沪苏浙共同设立执委会作为示范区的开发建设(jiànshè)管理机构,来自两省一市的选派干部在执委会常驻办公。
按照规划,方厅水院是示范区空间格局中的标志性项目。“我们设想以这个前所未有的跨省域建筑工程为(wèi)实践样本,为一体化发展可能遇到(yùdào)的问题,做一次集中探索。”陈兰川说(shuō)。
在立项之初,方厅水院就遭遇难题(nántí)。
国家发改委(fāgǎiwěi)对投资项目采取代码管理制度,“一项目一代码”,这就像身份证代码,310、320、330分别代表上海、江苏(jiāngsū)、浙江三个省级行政区域(xíngzhèngqūyù)。
若按照传统流程,方厅水院需根据省界一分为三,赋予三地代码,分别审批,但各地(gèdì)的审批标准、要件、时间存在(cúnzài)差异。“这就像一个人要去办(bàn)3张身份证,既无必要也不现实(xiànshí)。”执委会营商和产业发展部部长朱正伟说。
为解决这一问题,在国家发展改革委支持下,方厅(fāngtīng)水院项目(xiàngmù)采用跨域一体化审批模式,即浙江嘉善和江苏吴江赋权给上海青浦,由青浦牵头实施项目信息报送(bàosòng)、招标及一体化方案审批。国家发展改革委还明确示范区投资(tóuzī)项目代码统一为310052,这意味着(yìwèizhe)示范区内跨域项目有了同一张“身份证”,扫清了一体化审批的制度障碍。
在建设过程中,方厅水院(shuǐyuàn)也做了一系列的创新。
方厅水院由两省一市等比出资、同股同权组建的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新发展建设(jiànshè)(jiànshè)有限公司负责项目建设。“一个单位建设,但三地存在不同的建设标准,给项目增加了难度。”公司总经理朱翊元说,为保证项目推进,三地建立(jiànlì)协商与(yǔ)合作机制。
比如,建筑(jiànzhù)抗震等级(děngjí)设计采用的参数标准不同,浙江执行(zhíxíng)国家标准,而上海采用地方标准,略高于国家标准,这会导致建筑结构设计在钢筋配比等方面(fāngmiàn)存在显著差异。“如按各自标准,廊桥都不能合龙。”朱翊元说,若遇上标准不一致的情况,由三方开会讨论协调(xiétiáo),原则上标准“就高不就低”。
“项目推进的过程(guòchéng),也(yě)是互相学习借鉴各地行政审批、监督、验收等先进经验(jīngyàn)的过程。”嘉善县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管理服务中心(fúwùzhōngxīn)主任刘奇华说,方厅水院许多经验适用于跨省项目,也为省内跨市、跨县建筑工程项目提供了范例。
据介绍,方厅(fāngtīng)水院从(cóng)立项到验收,共形成了10余项一体化制度成果。
方厅水院夜景(yèjǐng)。执委会供图
在方厅水院的建设过程中,附近的村庄、水域等还进行了一系列整治,示范区“颜值”大大提升。越来越多的市民“跨省串门”旅游,给(gěi)这片长三角腹地带来新(xīn)活力(huólì)。
“过去因为行政边界,我们是县里的末梢,现在成了长三角一体化(yītǐhuà)的前沿,发展有了更多想象空间。”嘉善县西塘镇钟葫村(cūn)紧邻方厅(fāngtīng)水院,村党总支书记陈智峰说(shuō),村里正谋划会展村苑建设,为即将到来的大型会展提供配套服务。
方厅(fāngtīng)水院的建成不是终点,是新起点(xīnqǐdiǎn)。“这为长三角努力探索一条跨行政区域共建共享、生态文明(wénmíng)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得益彰的新路径注入了信心。”卢刚说。
潮新闻(xīnwén) 记者 施力维 顾雨婷 通讯员 陈浩
5月28日上午,全国首个跨越三个省级行政区域(xíngzhèngqūyù)的建筑工程——方厅水院,拿到综合竣工验收合格通知书,即将正式投入使用(tóurùshǐyòng)。
方厅水院位于太浦河畔,上海青浦、江苏吴江、浙江(zhèjiāng)嘉善三地行政(xíngzhèng)边界的交汇点上,这里又有“长三角原点”之称。
“项目建成不仅在空间上连接融合沪苏浙三地(sāndì),更为(gèngwéi)全国区域一体化发展提供制度经验。”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执委会副主任(zhǔrèn)卢刚说,这个特别的(de)跨域工程,不破行政隶属,打破行政边界,从立项、审查、审批、招标、监管、验收,均实现一体化推进。
方厅水院。执委会(zhíwěihuì)供图
从空中俯瞰,方厅水院像一座跨越省界太浦河的四合院,中轴线(zhōngzhóuxiàn)的南岸为主会馆,沿轴线两侧四个角分别为沪苏浙皖的主题展馆,可供三省一市展陈。各馆间通过三座步行(bùxíng)桥及连廊(liánláng)衔接,总建筑面积(jiànzhùmiànjī)约10.4万平方米。
走进方厅(fāngtīng)水院,主体(zhǔtǐ)建筑以青、白为主色调,富有江南韵味。跨河廊桥采用钢结构,并借鉴中式传统斗拱工艺。屋面铺设光伏瓦,可提供低碳能源。未来,这里既能承担国际论坛与会展,又是一个面向大众(dàzhòng)的公共(gōnggòng)滨水空间。市民们只需15分钟,就能“走遍”沪苏浙。
“方厅水院将传统江南水乡文化与绿色(lǜsè)低碳建筑技术融合,蕴含(yùnhán)了长三角向心汇聚,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意蕴。”执委会生态和(hé)规划建设部副部长陈兰川说。
跨省廊桥(lángqiáo)。执委会供图
2019年5月,党中央(dǎngzhōngyāng)、国务院明确以上海青浦、江苏吴江、浙江嘉善为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并要求共同(gòngtóng)编制国土空间规划(kōngjiānguīhuà)。此后,沪苏浙共同设立执委会作为示范区的开发建设(jiànshè)管理机构,来自两省一市的选派干部在执委会常驻办公。
按照规划,方厅水院是示范区空间格局中的标志性项目。“我们设想以这个前所未有的跨省域建筑工程为(wèi)实践样本,为一体化发展可能遇到(yùdào)的问题,做一次集中探索。”陈兰川说(shuō)。
在立项之初,方厅水院就遭遇难题(nántí)。
国家发改委(fāgǎiwěi)对投资项目采取代码管理制度,“一项目一代码”,这就像身份证代码,310、320、330分别代表上海、江苏(jiāngsū)、浙江三个省级行政区域(xíngzhèngqūyù)。
若按照传统流程,方厅水院需根据省界一分为三,赋予三地代码,分别审批,但各地(gèdì)的审批标准、要件、时间存在(cúnzài)差异。“这就像一个人要去办(bàn)3张身份证,既无必要也不现实(xiànshí)。”执委会营商和产业发展部部长朱正伟说。
为解决这一问题,在国家发展改革委支持下,方厅(fāngtīng)水院项目(xiàngmù)采用跨域一体化审批模式,即浙江嘉善和江苏吴江赋权给上海青浦,由青浦牵头实施项目信息报送(bàosòng)、招标及一体化方案审批。国家发展改革委还明确示范区投资(tóuzī)项目代码统一为310052,这意味着(yìwèizhe)示范区内跨域项目有了同一张“身份证”,扫清了一体化审批的制度障碍。
在建设过程中,方厅水院(shuǐyuàn)也做了一系列的创新。
方厅水院由两省一市等比出资、同股同权组建的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新发展建设(jiànshè)(jiànshè)有限公司负责项目建设。“一个单位建设,但三地存在不同的建设标准,给项目增加了难度。”公司总经理朱翊元说,为保证项目推进,三地建立(jiànlì)协商与(yǔ)合作机制。
比如,建筑(jiànzhù)抗震等级(děngjí)设计采用的参数标准不同,浙江执行(zhíxíng)国家标准,而上海采用地方标准,略高于国家标准,这会导致建筑结构设计在钢筋配比等方面(fāngmiàn)存在显著差异。“如按各自标准,廊桥都不能合龙。”朱翊元说,若遇上标准不一致的情况,由三方开会讨论协调(xiétiáo),原则上标准“就高不就低”。
“项目推进的过程(guòchéng),也(yě)是互相学习借鉴各地行政审批、监督、验收等先进经验(jīngyàn)的过程。”嘉善县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管理服务中心(fúwùzhōngxīn)主任刘奇华说,方厅水院许多经验适用于跨省项目,也为省内跨市、跨县建筑工程项目提供了范例。
据介绍,方厅(fāngtīng)水院从(cóng)立项到验收,共形成了10余项一体化制度成果。
方厅水院夜景(yèjǐng)。执委会供图
在方厅水院的建设过程中,附近的村庄、水域等还进行了一系列整治,示范区“颜值”大大提升。越来越多的市民“跨省串门”旅游,给(gěi)这片长三角腹地带来新(xīn)活力(huólì)。
“过去因为行政边界,我们是县里的末梢,现在成了长三角一体化(yītǐhuà)的前沿,发展有了更多想象空间。”嘉善县西塘镇钟葫村(cūn)紧邻方厅(fāngtīng)水院,村党总支书记陈智峰说(shuō),村里正谋划会展村苑建设,为即将到来的大型会展提供配套服务。
方厅(fāngtīng)水院的建成不是终点,是新起点(xīnqǐdiǎn)。“这为长三角努力探索一条跨行政区域共建共享、生态文明(wénmíng)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得益彰的新路径注入了信心。”卢刚说。





相关推荐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快抢沙发吧~
你 发表评论:
欢迎